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大家都反对ppt汇报?有什么弊端?
经历过职场就知道:干活的是一批人,写ppt的是一批人,然后这两批人都是为汇报ppt的人服务的。
当然,终极都是为听ppt的人服务的。
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对于新人来说,宁可选择去干活,而不是去做ppt。
干活的人才会从细节中感知工作的脉络、核心、难点、重点;如果你有心,也可以总结提炼出这些工作应怎样向上头阐述以获得更好的资源和支持(ppt核心的核心)。
至于,做ppt的人(如果不是干活的人),他是无法知道这个ppt的核心(汇报的精髓本质),他不过是汇报工作流水线上的一操作环节。
他可以向干活的人“拿来主义”,然后奉献自己锦上添花的雕虫小技:排版、动画、字号、页码什么的。
很多人沉浸在这种雕虫小技中,为他人默默做嫁衣裳。
领导那帮千年老妖精可精着呢,他会不知道?
业务上有那帮干活的老专家把控着,放心;让那帮干活的大老粗做ppt他们既做不来又意见大,不如给他们个“专家”名号,让他们老老实实干活。
至于ppt这文案工作,有啥难的?招几个便宜好用的大学生,就做这个ppt鸡零狗碎的rubbish。反正他们啥也不懂,给他们个“管培”、“经理”的名号就忽悠过来了。
然后,领导们时间就腾出来,会客户见世面揽资源,核心资源和价值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心安又不累。
做ppt是不是没有翻身之路了呢?只有一种,就是做的过程中,面对干活的人提供的一批逻辑不清、重点不明的素材,能抽丝剥茧、条理清晰地组织出一个工作汇报框架,然后在细节中一针见血地写出问题本质和观点。
但,这能力其实是思考组织的能力,ppt不过是思考能力外现的载体。
换言之,有这思考组织的能力,处理一线信息不比二手信息更牛逼?比如,走进企业调研,看产品看车间,与老板、工人、财务聊天,不比看一份份文字报告(别人的二手信息)更鲜活有趣?
一直坐在办公室做ppt,是一种体面的垃圾工作。
从事具体的活计(干活的),偶尔做ppt,才是正道。
最好,你平步青云,不用做ppt,让一批人给你干活,一批人给你做ppt。
高手和普通人做PPT的差别是什么呢?
说到高手和普通人做PPT的差别,就在于无论接手到怎样的环境、项目,高手都能呈现出一种更贴合大众需求、易于感染大众情绪的效果。
职场PPT也不能简单用合格或者不合格来定义,只能说在当时的情况下,PPT是不是符合当时演示场合的要求。
一个好的PPT可以分解为文字内容、排版、字体、图片等设计因素。这些因素也可以用来分类检查PPT是否合格。比如说一个PPT用于讲茶道的课程,微软雅黑版的文字就会显得不搭配,用隶书版文字就会显得文化感好很多。
职场中,怎样做出一份合格的PPT?
我见过很多的人做的ppt,其中,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做的都不合格,不光是美观的问题,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掌握做ppt的精髓,我介绍一下我完成一个ppt的流程:
最先要做的是,把要写的内容想清楚,用什么结构介绍给其他人,针对这个结构,可以和目标客户交流一下,这是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因为你的目标是要让他理解。
提纲有了,每个要点都需要有内容支撑,你要找到足够多的资料,去支撑你的要点。
资料找到后,要进行筛选,并把资料分类、排序,待用。
如果单位有ppt模板,可以直接用,如果没有,可以在网上找一个美观的模板。
按照提纲,把资料编辑进ppt中,尽量使用漂亮的图形呈现。
最后,总结一下制作ppt的精髓:内容永远比外表重要,外表漂亮更好!
为什么我的PPt总是零分?
可能你打开的PPT文件不正确,正确路径是:C:/KS文件夹中的PPT文件 ,你打开的可能是C:/考生文件夹的PPT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