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第二步是什么ppt的简单介绍

ppt做多久 2025-08-05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本文目录一览: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介绍

1、赏析检查病人意识、脉搏和呼吸:拍肩膀并大声呼叫病人,观察是否有反应;快速检查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对于非专业急救人员,可将耳朵靠近病人鼻孔同时注视其胸部观察是否有呼吸、胸部是否有起伏。只要发现无反应的患者没有自主呼吸就应开始心肺复苏。

2、心肺复苏第一步“胸外按压”。找到胸骨中下段1/3,也即是两乳头联线的中点位置,或剑突上两横指。把手掌根部放在两乳头联线中点位置,手掌根部重叠,双手十指交叉相扣,按压深度为至少5cm。按压频率控制在100~120次/分,放松与按压比例为1:1,注意需让胸廓回弹。

3、心肺复苏第二步“开放气道”。救援者需将伤者姿势摆正为仰卧位置,处于伤者右侧以方便施救。左手掌根轻压于伤者额头,并用右手食指与中指将伤者的下巴轻轻抬起。查看伤者是否还有呼吸或呼吸是否顺畅。

4、开放气道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前的必须动作,对于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没有意识的患者,其肌肉是松弛的,因此舌根后坠,气道阻塞是非常常见的情况,一定要在人工呼吸前做开放气道动作就是为了避免吹气吹不进去。

5、心肺复苏第三步“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前要注意清理口腔(如可见有液体、固体异物、假牙等阻塞无意识患者的气道时,可采用手指清除法)。一般采用托颌法/仰头抬颏法。人工呼吸时注意捏闭鼻孔、口对全口、自然吸气、适力吹入。每次吹气持续1秒以上、连续吹气两次、胸廓起伏避免过度通气、不要吹气过多或吹气过猛。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是急诊急救的一项救治措施,主要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采取的救命技术。心肺复苏操作的步骤包括首先要评估现场确认抢救患者现场周边环境的安全,心肺复苏步骤。

心肺复苏步骤1

判断是否要做心肺复苏

并非看到患者晕倒就可以立即做心肺复苏,必须要先对患者进行快速的判断。请务必记住心肺复苏是在患者丧失意识,且呼吸心跳停止的情况下才进行的(无呼吸无脉搏),具体的判断方法是:拍打双肩、大声呼唤、掐按穴位、摸颈动脉脉搏,如果患者都没有任何反应,脉搏也停止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始做心肺复苏。

虽然很多人都对心肺复苏有了解,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错误,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做心肺复苏时一般常见的错误。

如何正确做心肺复苏?

第一步:作出判断

根据上文提及的方法,迅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做心肺复苏。

第二步:胸外按压

1、准备:将患者平放并解开上衣。

2、按压部位:按压部位在胸骨中下1/3处,也即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位置。

3、按压方法:双手的手掌相叠呈十指相扣并抬起,两臂伸直,肘关节不要弯曲,利用身体的重力垂直向下施力按压。

4、按压深度:一般情况下,成人的按压深度是5至6厘米,每一次按压后要能够让胸廓充分回弹。

5、按压频率:每分钟100-120次,每做完30次胸外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牢记30-2-30-2循环。

第三步:开放气道

在进行胸外按压后,将患者的头偏向一边,检查口腔内是否有异物或假牙,如有需要清理。然后用仰头抬下巴或双手托颌法将患者气道打开。

第四步:人工呼吸

打开气道后迅速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一手拖住下颌,一手捏住鼻孔,吸气以后对准患者的嘴巴用力向内吹气,然后放开鼻孔,让胸腔回缩呼气。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心肺复苏时,还要时刻观察患者,尤其是患者脸部,一旦患者出现表情或肢体活动,应该立即停止做心肺复苏,观察患者是否需要再次做心肺复苏。

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就是,在任何情况下实施心肺复苏都应该同时呼叫急救中心,争取更好的`急救支持。加上做心肺复苏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如果患者苏醒或急救中心人员到来、或实施心肺复苏达到30分钟仍然无效后可以视情况停止施救。

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他人,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如何正确实施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步骤2

心肺复苏的操作步骤:

1、判断意识

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叫病人,观察有无反应。

2、呼救帮助

立即呼叫其他医务人员帮助抢救,并携带除颤仪。

3、判断心跳、呼吸

掀开棉被,解开外衣,触摸颈动脉,同时观察胸廓起伏,判断心跳、呼吸情况。如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并记录抢救开始时间。

4、胸外按压(C)

(1)准备:挪开床头桌,迅速使病人去枕平卧,胸部下垫按压板。

(2)胸外按压30次:

A、部位: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或剑突上两横指

B、手法:采用双手叠扣法,腕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C、深度:胸骨下陷≥5cm

D、频率:≥100次/分

5、开放气道(A)

(1)清理呼吸道:将病人头侧向一方,用右手食指清理口腔内异物

(2)开放气道:开放气道方法为仰面抬颏法、举颌法。常用仰面抬颏法,方法为抢救者左手小鱼际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右手中指、食指剪刀式分开放在病人颏下并向上托起,使气道伸直,颈部损伤者禁用,以免损伤脊髓。

6、人工呼吸(B)

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2次,采用“EC手法”,每6-8秒行人工呼吸1次,8-10次/分,每次呼吸约1秒,通气约0、5升,可见胸部起伏。

7、持续心肺复苏

持续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为30:2,以此法周而复始进行,直至复苏。

8、观察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1)观察心跳、呼吸:触摸颈动脉(10秒),观察呼吸情况。

(2)观察意识:观察瞳孔变化、压眶反应、对光反射。

(3)观察循环:观察颜面、口唇、甲床紫绀变化、末梢循坏改善情况,测量血压。

(4)判断复苏成功:继续给予高级生命支持。

9、整理、记录

(1)撤按压板,给病人整理衣服、头部垫枕、盖好棉被、安装床头挡。

(2)洗手,记录抢救过程。

心肺复苏步骤3

心肺复苏操作步骤:

置病人于平卧位,躺在硬板床或地上,去枕,解开衣扣,松解腰带。

术者站立或跪在病人身体一侧。术者两只手掌根重叠置于病人胸骨中下1/3处,男性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肘关节伸直,借助身体之重力向病人脊柱方向按压。

按压应使成人及儿童胸骨下陷至少5——6cm或胸部前后径的1/3(婴儿约4cm)后,突然放松。按压频率100——120次/分。单人抢救时,每按压30次,俯下做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30:2)。

按压5个循环周期(约2分钟)对病人作一次判断,主要触摸颈动脉(不超过5秒)与观察自主呼吸的恢复(3——5秒)双人抢救时,一人负责胸外心脏按压,另一人负责维持呼吸道通畅,并做人工呼吸,同时监测颈动脉的搏动。

注意事项:

1、整个心肺复苏的过程,由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交替进行,一共做五个周期;每个周期胸外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即按照30:2的比例进行。

2、做胸外按压时,两手掌根部重叠于胸骨中、下1/3交界处;要求:

①按压时手指必须向上抬起,不能触及患者的胸壁;

②按压过程中,双手肘关节必须伸直,利用身体重力垂直向下按压。

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发现有人倒地

第二步:判别周围环境安全

第三步:做好个人防护

第四步:快速进入现场

第五步:通过拍打双肩加呼喊初步判定倒地者是否有意识

第六步:大声呼喊周围群众,并表明身份,并分派拨打120、寻找AED设备、现场有懂救护的请来协助

第七步:判断倒地者是否有自主呼吸(从鼻到腹部依次观察7秒,读秒按1001节奏数)

第八步:判断患者无意识、无呼吸后,解开衣物,定位后开始胸外按压。按压时要观察患者面部,按压频率在15-18秒之间30下,按压深度5-6cm,要使胸廓完全回弹。

第九步:观察口腔是否有异物并清理

第十步:仰头举颏法打开气道,放上呼吸膜或纱布,人工呼吸两次,眼睛要观察患者胸部,略有隆起,不要过度送气,两次送气间隔不超过1秒,松口松捏鼻子的手。

第十一步: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30:2,重复循环最少七次。

第十二步:再次判断倒地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1001-1007),最后报告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摆放舒适体位,做好人文关怀,等待专业救援。

心肺复苏的步骤

5 心肺复苏 第一步

将病人平卧在平坦的地方,急救者一般站或跪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放在病人的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右手指放在下颌沿,将头部向上向前抬起。

注意事项:让病人仰头,使病人的口腔、咽喉轴呈直线,防止舌头阻塞气道口,保持气道通畅。

第二步

口对口吹气,也就是人工呼吸。抢救者右手向下压颌部,撑开病人的口,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鼻孔,用双唇包封住病人的口外部,用中等的力量,按每分钟12次、每次800毫升的吹气量,进行抢救。

一次吹气后,抢救者抬头作一次深呼吸,同时松开左手。下次吹气按上一步骤继续进行,直至病人有自主呼吸为止。

注意事项:

吹气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急性胃扩张。同时观察病人气道是否畅通,胸腔是否被吹起。

第三步

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在病人的右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胸前胸骨下段,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两手的手指翘起不接触病人的胸壁,伸直双臂,肘关节不弯曲,用双肩向下压而形成压力,将胸骨下压4厘米至5厘米(小儿为1厘米至2厘米)。

注意事项:

按压部位不宜过低,以免损伤肝、胃等内脏。压力要适宜,过轻不足于推动血液循环;过重会使胸骨骨折,带来气胸血胸。

第四步

第二、第三步骤应同时进行,按压30次之后做两次人工呼吸,通常一个抢救周期为三轮,也就是按压90次、人工呼吸6次。

注意事项:

经过30分钟的抢救,若病人瞳孔由大变小,能自主呼吸,心跳恢复,紫绀消退等,可认为复苏成功。

急救者站在病人左侧,右手示、中指并拢沿右侧肋缘触及与胸骨交界处,左手掌纵轴与胸骨体方向平行压在胸骨体下半部,右手压在左手上。

相关文章

网站地图 |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