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今天中公医考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缺铁性贫血的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观察贫血症状、体征,评估其活动耐力。
2.限制活动:根据贫血程度,帮助病人制订活动计划。
3.饮食护理: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铁质食品,动物食品的铁更易吸收。纠正长期不吃肉食的习惯,消化不良者,要少量多餐。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有利于铁吸收。另外,服药后不要即刻饮浓茶、牛奶、咖啡。提倡母乳喂养,并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如动物的肝、肾、血、瘦肉及蛋黄、黄豆、紫菜、木耳等。对早产儿应提早(约2月龄)给予铁剂。
4.药物护理
①口服铁剂的护理: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全量,并在两餐之间服用,减少对胃的刺激;口服液体铁剂时,病人要使用吸管,服后漱口,避免牙齿染色;可与稀盐酸和(或)维生素C(如各种果汁)、果糖等同服,促进铁吸收;忌与影响铁吸收的食品(如茶、咖啡、生乳、钙片、植酸盐等)同服;服用硫酸亚铁几乎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是黑粪,向病人说明以消除顾虑。
②注射铁剂的护理:需深层肌内注射,可减轻疼痛。注射时应注意不要在皮肤暴露部位注射;抽取药液后,要更换针头注射;可采用“Z”形注射法,以免药液溢出。极少数病人可有局部疼痛、淋巴结肿痛,全身反应轻者表现为面红、头晕、荨麻疹,重者可发生过敏性休克,注射后10分钟至6小时要注意观察不良反应。铁剂服用时间,至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停药,目的是补足体内储存铁。
③疗效判断:一般补充铁剂48小时后病人自觉症状好转,网织红细胞能较早反映其治疗效果。
2021年护考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怎么护理?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者的护理:
1.缺铁性贫血在生育期妇女和婴幼儿(6个月—2岁)中发病率较高。
2.妇女、儿童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铁的摄入量不足。
3.人体吸收铁的较主要部位: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4.长期慢性失血,是成年人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5.贫血较突出的体征:皮肤黏膜苍白。
6.治疗原则:去除病因和铁剂治疗,常用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
7.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肉类、肝脏、蛋黄、黑木耳、海带等。
8.口服铁剂的时间:两餐之间服用。
9.促进铁剂吸收的食物:乳果糖、稀盐酸、果汁等。
10.抑制铁剂吸收的食物:牛奶、茶、蛋类等。
11.口服铁剂时,应用吸管或服药后漱口,以防牙齿被染黑。
12.服用铁剂会使粪便变黑,应提早告知患者,消除患者顾虑。
13.能较早反映铁剂治疗效果的是网织红细胞上升。
14.铁剂服用时间应至血红蛋白正常后2个月才能停药,目的是补足体内贮存铁。
缺铁性贫血的保健养生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首先肯定是调节饮食啦,改改平时的生活习惯
缺铁性贫血的饮食上适宜吃的:(1).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应注意膳食补充,每日数量以80克左右为宜,可选用动物肝脏、瘦肉类、蛋、奶及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质食物。
(2).进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含铁量丰富的食物有动物肝脏、肾、舌,鸭肫、乌贼、海蜇、虾米、蛋黄等动物性食品,以及芝麻、海带、紫菜、发菜、香菇、黄豆、黑豆、腐竹、红腐乳、芹菜、荠菜、大枣、葵花子、核桃仁等植物性食品。提倡使用铁锅。
(3).膳食中应包括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防治贫血有很好效果。
(4)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吃些铁之缘片,每天饭后吃
缺铁性贫血不适宜:(1).忌饮茶,尤其是忌饮浓茶,因茶中鞣酸可阻止铁的吸收。(2).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素食主义等。(3).适量脂肪摄入,每日以50克左右为宜。脂肪不可摄入过多,否则会使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及抑制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