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待人方法是什么
教育一个孩子诚实是非常重要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诚实的。那么如何教育孩子诚实待人呢?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诚实待人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诚实待人的方法
1、不能纵容孩子的“小聪明”
有个孩子偷了别人一根针,母亲明知孩子不诚实,反而还夸奖他“聪明能干”,孩子见状,从此之后东西越拿越多,最后长大了的孩子因为偷金盗银,犯了死罪。试想,如果故事中的母亲在孩子第一次偷拿别人的东西的时候就及时制止,后续还会如此吗?
孩子是小,拿的东西在我们看来也并不贵重,“一个本子、一支笔而已”,所以有些家长就会觉得没必要小题大做。殊不知,你一时对孩子的行为选择了不计较,在孩子看来这就是默许,“爸爸妈妈并没有觉得这么做是不对的”。一次两次,小毛病积累成恶习。
2、发现孩子撒谎,要先了解原因
小林急着门,可儿子突然说肚子疼,缠着小林。小林一眼就看出儿子是在装病,他很窝火:“别装了,再骗人就不要你了。”推开门就要走,这时儿子在身后弱弱的问了一句:“爸爸,你答应要陪我的。”原来撒谎只是想要爸爸陪。
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孩子说谎、不诚实,不分青红皂白就先认定孩子“坏”。其实,孩子编出的理由那么蹩脚,你都没想过孩子为什么要撒谎。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会撒谎,不诚实的背后,需要父母去了解,弄清楚原因再下结论也不迟。
3、教孩子诚实,批评惩罚要适度
邻居家的乐乐又被拎到门口罚站,不许吃晚饭。原因是乐乐自己偷改了成绩,被发现了。看着乐乐对着墙壁的背影,透着几丝难过。
孩子不诚实,家长不能坐视不管,但是批评惩罚总要讲究个度。虽说孩子不诚实的行为不对,但是劈头盖脸的责骂,甚至打罚,更加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孩子下次犯了错,也许会为了逃避责罚而再次撒谎。
4、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
以前上学的时候,班里有个女生偷偷拿了同桌的钱,然后去超市买了一堆零食。被发现后,她坦白,从小妈妈就不给她零花钱,眼馋别人的零食却没有钱,就起了坏心思。
其实,有些时候父母多关注一下孩子需要什么,很大程度上能避免孩子撒谎。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让孩子不必压抑自己。内心充实、得到满足,孩子不再望着别人,何必撒谎?
5、父母的言行要诚实有信
有些时候,父母也会不诚实。你答应了孩子的事情,是不是没做到,还找些理由敷衍孩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如果让孩子觉得不诚实,孩子不经意间也会模仿父母的言行。
诚实,说到底就是,言行一致、不讲空话。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让孩子体会到父母诚实守信的愉悦感,同样,千万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去撒谎。
6、教孩子分清诚实和善意的谎言
当然,有些时候,我们也会说些善意的谎言,可是,孩子还小,他并不知道谎言也可以带着善意,这时候,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诚实和善意的谎言并不矛盾。告诉孩子,诚实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说出来,站在你对面的阿姨也许穿的裙子你不喜欢,但是你没必要对她说,夸阿姨漂亮并不是撒谎,这是人际交往所该学习的本领。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诚实教育是孩子一生中最不能缺失的教育。父母应该把握好孩子的心理,抓住关键期,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的引导,让孩子养成诚实守信的好习惯,做个高品格的人。
教育孩子诚实待人的注意事项
1、不要逼迫孩子去承认【你到底有没有说谎】
当孩子刚开始说谎的时候也许他是无心的,而当父母凶狠地质疑的时候,他可能情急之下就会因为害怕受罚,而选择用另一个谎言来圆这个谎言。
2、当孩子说谎时,不要马上就贴上说谎的标签
当父母发现孩子说谎时,不要立马给孩子贴上说谎的标签。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沉重的,有时候他只是把相似的东西融合在一起。爸爸妈妈更应该做的是发现孩子说谎背后的动机,而不是一发现孩子所说的和事实不符合,就非常生气地大声训斥:你为什么要说谎!
3、协助孩子
发现孩子说谎之后要协助孩子,根据孩子提供的具体线索,引导孩子把经历过的情景慢慢说出来。也不能为了让孩子说实话,而对孩子说:你说了实话就不处罚你了。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说谎也是没关系的只要之后说实话就好了,这样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了。
4、要求孩子负责
鼓励孩子勇于承认错误的时候,也要让孩子勇于负责。当孩子承认错误之后,妈妈就应该带着孩子为他自己造成的后果负责,比如说打破花瓶就要协助孩子打扫干净,这么做是为了让孩子有机会学习如何去承担后果。
5、容许孩子有犯错的机会
家长要容许孩子有犯错的机会,不要因为孩子说了一个谎,就觉得他将来的品行一定是恶劣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给孩子制造说谎的机会。
发现孩子开始说谎话,甚至自己捏造故事的时候,不要惊慌。因为学龄前的孩子说谎的原因是多样的,自己害怕是一方面,家长的不良示范是一方面。所以遇到孩子说谎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纠正噢。
教育孩子诚实待人的重要性
1、转变观念,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父母,对传统的诚实教育要随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教育的内容要丰富而新颖,适合时代的需求,重视孩子的诚实品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引领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发展方向。父母的过分溺爱与怂恿,会使孩子的诚实品质形成不良影响。这表明了父母对家庭教育的理解与观念的不同,往往对最后培养的结果也不同,所以,父母要转变原来的家庭教育观念,重新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性。
2、榜样效应,展现诚信教育的直观性。
如果父母是一个诚实,正直,守信,正派,富有爱心的人,那么你的孩子也同样会具有这些品质,这道出了父母对孩子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要以为在孩子面前灌输一些关于诚信的大道理,孩子就学会了诚实,守信;不要以为在孩子面前说的是一套,自己做的又是另外一套,而没有被孩子识破,孩子就会表现出诚信的行为。孩子的世界是真实的,他们往往会以实际现象为自己制造仿效的对象。因此,我们父母应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从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为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正面榜样,惟此,对孩子的诚信教育才会有实效。
3、平等交流,寻找诚信教育的时机性。
无数的家庭事例证明:独断专行的父母只会用命令,威胁,恫吓,讽刺甚至用暴力去制服孩子,这样极易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之产生逆反心理,造成孩子的言行不一。而民主、和谐、平等的家庭气氛和愉快的周围环境是卓有成效地教育孩子诚信品质的极为重要的客观条件。父母能对孩子给予尊重和理解,就能为孩子提供情绪情感上的安全基地,使孩子能够充满信心,大胆地探索周围的陌生环境。父母要多与孩子交流,及时掌握此时此刻孩子的心理状态,洞察他们不诚实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寻找恰当的时机进行教育与纠偏,将这种不良行为倾向及早扼杀在萌芽状态之中。
4、因材施教,注重诚信教育的实践性。
诚信是一个养成的过程,更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诚信实践活动中要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以及获得关心,获得尊敬,也是人格完善的基础。家庭教育在如何培养孩子的诚信品质时,要注重孩子的多面性,抓住主要问题,寻求突破,对孩子的诚信教育要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加强实践活动提升孩子的思想和价值观等,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学会关心他人、学会关心家庭、孝敬长辈、学会关心国家、学会关心社会等。
5、环境营造,保障诚信教育的持久性。
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又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因为家庭相对来说较容易营建起诚信小氛围。家庭教育应当注意加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个性培养与责任感培养的统一,努力把孩子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道德情操和完美的人格的人。营造一种人人讲诚信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诚信品质的培养的作用很大,使孩子通过实践明白是非道理,懂得诚信的可贵性和美德的价值所在,更重要性的是对孩子的诚信教育的持续性有了重要保障。
孩子不诚实的原因
一、孩子心理发展的水平导致他们产生不诚实的行为。
儿童想象的特点是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才刚刚萌芽。所以,孩子会把看到的与联想的、真实的与希望的、做过的与记忆的混淆,从而说出一些与事实不符的话。这时最好不要把这种情况视为不诚实。区别孩子的想象和谎话?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向你述说一个捏造的故事,或者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时,他并非是在说谎。因为他有时还分不清想象的情景和现实之间的界限。
二、孩子分不清,将别人的物品拿回家。
这种情况可以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家长一定要问清楚是哪种情况再处理,告诉孩子未经别人的允许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三、家长的言行引起孩子说谎。
例如在家里,家长说了谎话,孩子知道了,孩子也跟着说谎。
四、家长言行强化不诚实。
根据奥苏贝尔的强化理论,再操作性活动受到强化之后,其明显后果是这一操作性的活动频率增加了,而在反应之后不予强化,则反应就会减弱。因此,如果孩子说了谎,而家长认为孩子很聪明,不去纠正,反而表扬,孩子说谎的动机就会加强。
五、对孩子缺点乱用惩罚,致使孩子产生不诚实的行为。
有些家长对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缺点和错误,不是采用正面的教育方法,而乱用惩罚的手段。惩罚过后,孩子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反而吸取反面教训,用不诚实的言行来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猜你喜欢:
1. 诚信的黑板报内容
2. 教育孩子善良的名言
3. 诚实待人的名言警句
4. 如何教育孩子不乱花钱
5. 初中学生诚实待人的演讲稿800字3篇

如何引导让孩子学会诚实守信呢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而要想交上几个知心朋友,孩子必须是个诚信的人。诚信的人才会赢得别人的信任,才会得到别人的好感,别人才愿意与之交往。
培养孩子诚信
身为父母,肯定不希望孩子在学校里人缘差,今后走入社会没有朋友,走到哪里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那么,赶紧从现在做起,重视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吧。
1.教孩子正确认识诚信,了解诚信的本质。生活中,类似的小事经常发生,孩子和别人约好的事情,可能忘了,结果没有兑现。或者由于其他事情的影响,导致约定的事情被耽搁。这类事情的发生,从本质上说还是因为孩子对诚信不够重视,因此,父母要引导孩子从日常小事做起,认真践行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父母要告诉孩子,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可能去做,约好的时间一定要准时到,说好的电话一定要打,说好要借的东西一定要借。这些虽然是小事,但优秀的品质就是在小事中慢慢形成的。通过小事的不断积累,可以建立一个人的诚信形象。如果小事都做不好,还有什么信誉可言呢?
培养孩子诚信
2.父母要用自己的诚信言行给孩子做榜样。教育孩子诚实守信、不说谎、不欺骗,家长自己先要说话算数。有些家长为调动孩子积极性,或为了求得孩子一时听话,向孩子许下承诺却不兑现。这对教育孩子诚实守信是非常不利的。
3.提醒并引导孩子信守承诺。孩子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所吸引而忘记自己的承诺,或者是轻易许下自己并不能履行的承诺。这个时候,父母应该及时提醒他,并引导他去兑现承诺。这有助于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
怎样培养孩子诚实守信
“鲁子杀猪”的故事在我国流传很广,说的是古时候有个鲁子,很注意教育孩子。有一次,他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吵着要跟母亲去,母亲不同意就说:“你听话,我在集上买猪肉回来给你吃”。孩子听了就同意不去了。但是等母亲回来后,猪肉却没有买回来,孩子不高兴,闹得很凶。鲁子知道后就责备妻子不该在孩子面前说空话,这样不仅丧失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也使孩子学会骗人,是很不好的。为了兑现诺言,使孩子吃上肉,鲁子就把家里那口猪杀掉了。这个故事说明,鲁子是很注意以自己言而有信的行动来教育孩子,甚至不惜损失一定的财物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鲁子杀猪”的故事,除了赞扬以身作则履行诚实守信外,还说明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诚实守信是做人最主要、最根本的思想品德。以诚实守信为荣就是要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信用、守承诺。要向孩子讲述人要“言而有信”,告诫孩子不能随意应承,要在条件、能力许可而自己又乐于去做的情况下,才应承去完成某一事情。一旦许诺事情,就要付诸行动,要诚实守信,否则失信于人,交不到真正的朋友。
当然,在教育孩子培养“诚实守信”的品质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观察孩子的言行,言行一致时,要予以肯定和夸奖,否则要进行批评,经常这样做,孩子的“诚实守信”的品质是可以形成的。
怎样从小培养孩子诚信守信的习惯呢?
(1)要创造一个宽松、愉快、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因为只有家庭成员相互保持诚实真挚的态度,使孩子感到成人的爱护和关心,他才能够信赖成人,有了过失才敢于承认。
(2)经常讲一些“做人要诚实”的道理。由于孩子年龄小,必须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才能接受。所以,可利用“鲁子杀猪”一类的故事,把做诚实人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诚实、守信,什么是虚假、欺骗,应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
(3)要满足孩子合理的要求和愿望。如适时地给孩子添置玩具、图书及笔墨文具等。让孩子意识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只要是合理的,家庭又是力所能及的,是会得到满足的。这样可避免孩子因需要不能满足而把别人的东西随便拿回来而又不告诉家长和小朋友的情况发生。
(4)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时,要采取细致、耐心的方法,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压力,进行打骂、体罚等,这样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孩子为了躲避责罚打骂而说谎。
(5)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如,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带回家,没有得到别人的同意,不可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借了人家的东西要及时归还,有了错要勇于承认;凡是答应别人的请求就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做好等。这些规则一经提出就要严格执行,并要重视杜绝“下不为例”等溺爱纵容现象的出现。
(6)成人以身作则讲究诚信。孩子好模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凡是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兑现。如因情况有变或因其他原因兑现不了,也要向孩子说明情况,解释清楚,表明不是有意骗他。要孩子做诚实的人,家长就要首先做到待人诚恳,不说假话,不夸大成绩,也不掩饰错误。家长用这样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有利于孩子逐渐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信品质。
教育孩子讲诚信的方法有哪些
诚信是个人品格的基石,许多其他优秀的品德素质,多数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那么家长教育孩子讲诚信的方法有哪些?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讲诚信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讲诚信的方法
一:给孩子树立讲诚信的榜样
方法示例
落落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天在上学的路上看见卖风筝的,便闹着让爸爸给她买风筝,并要求爸爸星期天带她去广场放风筝。爸爸因着急去上班,便答应孩子说:好的,你在学校乖乖的,爸爸下班给你买。
接孩子的时间到了,落落看见爸爸空着手来接她,失望地问:“我今天在学校表现得很好,老师还表扬我了,爸爸为什么没给我买风筝啊?”爸爸则不耐烦地说:“星期天再说吧,我现在要把你送到奶奶家,晚上我还有应酬呢。”
操作提示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父母的言行影响着孩子的成长。诚实,是做人之本。父母要做到无论对人对事都真心实意,这样孩子才能坦诚待人。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品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对待孩子一定要诚信,不要说话不算话。
二:要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
方法示例
高明霞为了得到一个漂亮的书包,对妈妈说:“妈妈,你给我买个漂亮的书包吧,我们班上的同学每个人都有漂亮的书包,就只有我没有了!”妈妈经过了解,知道并不是每一个同学都有漂亮的书包,高明霞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才这样说的。
针对此事,妈妈拿出了很多老照片,给高明霞讲自己小时候的艰苦生活和姥姥如何艰辛地抚养四个儿女的经历。高明霞听了大受感动,并向妈妈坦白:“妈妈,我骗你呢,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新书包。我以后也向妈妈学习,好好爱护我现在的书包。”
操作提示
孩子说谎的原因,一般有如下几种:第一,为了免受处罚;第二,出于无奈;第三,为了讨父母欢心。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博士发现,四岁以下的孩子判断自己的言行是否正确的标准,通常是看爸爸妈妈脸上的表情。为了不让父母生气,他们最本能的反应就是不承认自己所做过的错事。父母要找到原因,有的放矢,才能有效地解决孩子说谎的问题。
三:强化孩子的诚信行为
方法示例
暑假的一天,爸爸想带张爱军去公园玩,可是,张爱军却拒绝了。“你不是早就想让我带你去公园玩的吗?”爸爸感到很奇怪,“好不容易今天我有时间,你怎么又不去了?”尽管爸爸的语气已经有点恼怒了,张爱军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
原来,张爱军昨天答应幼儿园同班的小朋友,让他来家里一起玩游戏。虽然,他很想和爸爸去公园玩,虽然,小朋友可能不会来,但是,他不能对小朋友失信。“我约了朋友,”张爱军说,“我不能说话不算数。”听了张爱军的解释,爸爸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操作提示
强化孩子的诚信行为是培养孩子诚信品质的一种重要的手段。在孩子有诚信行为的时候,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夸奖,这样能够有效强化孩子的诚信度,使诚信变成孩子的内在品德。
教育孩子讲诚信的事例
【教子现场】
陈菲菲的女儿宁宁刚上小学二年级,但她说谎骗人的本事可大了。一天,老师打电话给陈菲菲,问宁宁最近两天没去上学是什么原因。陈菲菲非常惊讶,因为她每天早上都亲自把女儿送到学校门口,并看着她走进了校门才转身离开,女儿怎么可能没有去上学呢?晚上宁宁回到家,不管妈妈怎么问,宁宁就是不承认自己没去上学。
没办法,陈菲菲狠狠地揍了她一顿。最后,宁宁一五一十地交代了她最近几天的所作所为。原来,每天等陈菲菲把她送到学校门口,转身离开后不久,她便溜出了学校。学校附近有一家医院,宁宁上午就在儿科的楼层泡着,下午就到内科的楼层待着。接连几天,她都在医院的各个科室门外闲逛。
她说医院里人多,好玩,而且还不用学习,不用受老师的管教。她在那里待着也不着急,反正她书包里有吃的、喝的,还有她喜欢看的小人书。每天中午,她等学校放学了,就跟往常一样到学校食堂吃午饭,下午放学也是准时回家。如果老师不打电话,陈菲菲到现在还被宁宁蒙在鼓里呢。
【专家解析】
诚信是立身之本,是一个人最宝贵的财产,它能让孩子挺直脊梁、光明磊落地做人,还能给孩子以力量和耐力。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诚信的品质。但是,有些孩子却说的一个样,做的另一个样;当面一个样,背后另一个样。面对孩子的这种行为,许多父母既生气又着急,对孩子反复训斥甚至是惩罚,效果却都不理想。
孩子是否诚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言行不一、不履行诺言的行为,父母应该多从孩子的认识发展上来找原因。不要随意打骂孩子。
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说:“所谓人生,即是周而复始的诚实、友好、信任的给予与被给予。”真正的教育就应该帮助孩子去实现这种美好的人生,而父母也应该在生活中时时刻刻贯彻这样的理念,为孩子树立诚信的好榜样。
【建议父母的妙招】
教育孩子具备诚信的品质比学好一门课程更加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失去诚信,就等于失去了人生的通行证。
青少年诚信教育的意义
加强青少年诚信教育是建设我国信用经济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一定意义上说是道德经济,是信用经济。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求社会成员有诚实守信的品德,青少年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其道德品质对社会的影响远胜于一般的群体,其诚信品质如何,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加强诚信教育是青少年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柯尔伯格的发展理论和林崇德的品德发展理论都指出了青少年正处于各种观念、态度、品质、习惯形成并逐渐定型的关键期,青少年阶段是培养诚信品德的关键阶段,如果在这个关键时期缺乏针对性的诚信品格培养和教育,将可能导致人格缺陷或偏离,甚至使其误入歧途,走上犯罪道路。学生时代是人生最重要的学习成长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成熟的阶段,是诚信教育的重要阶段。
加强诚信教育是青少年道德现状的迫切需要。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诚信准则意味着刻苦踏实,实事求是,遵守校纪校规及学生行为规范,不做任何不诚实的事情,从而取信于人。目前,中小学生的道德状况主流是好的,但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中小学生素质低下,缺乏诚实信用品质的缺陷开始出现,存在知行不一等情况。
猜你喜欢:
1. 教育孩子的诚信故事
2. 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
3. 诚信教育童谣用来教育小学生
4. 适合小学生的有关诚信的朗诵稿3篇
5. 教育孩子诚信有哪些具体事例
